close

        隨著近日來海角7號的爆紅,久未看國片的我(上一部應該是"少年仔、安啦",忘了多久以前了),終於進場看國片了,原本9/21就要去看早場的,沒想到去了才發現原本早上空蕩蕩的電影院已經擠滿了人,票也只剩前三排的,只好放棄了。所以這次趁著颱風來臨前,衝去欣賞這部充滿期待的片,確實沒有令人失望,比起Hollywood的許多大作,絕對不惶多讓,若要選今年最好看的電影,這部片絕對當之無愧......(對我而言啦 吐舌頭),看完出戲院後,真的有"滿滿的感覺",還會不斷回味劇情,難怪看2次不稀罕,還有人看了10幾次 

 

        《海角七號》講的是一個化解遺憾的故事,一群曾經放棄夢想的人,遺憾得到化解;曾經失去的愛情,也再度得到化解、包容。魏德聖自述,他也是從南部到台北工作的人,充滿希望來到台北,卻每天遭遇失望、絕望,好幾次都想放棄離開。「不過,放棄或不放棄都需要勇氣。」魏德聖說,在《海角七號》部落格中,有個網友對電影一開始,范逸臣把吉他摔爛,大罵:「操你媽的台北!」這一幕,感到心有戚戚焉,魏德聖說:「這反映了所有遊子的心聲。」魏德聖提出這樣的問題:「當一個放棄全部希望的人,回到家鄉也是行屍走肉。這些人沒有掌握到人生的第一次機會,當面對第二次的機會,他們會如何面對?」這些遺憾要如何得到化解?《海角七號》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引述:http://tw.myblog.yahoo.com/jacob-tien/archive?l=f&id=31導演觀點

一個看似蠻橫無理的鎮民代表主席,為了要替在地居民找回屬於在地人的驕傲及認同,以多種方式「溝通」為在地人爭取到一個樂團表演的機會。
一個在台北失意的年輕人,帶著滿腔的不滿及憤怒回到自己的家鄉,恆春。
一個偷偷喜歡上機車行老闆的老婆的員工,卻身懷打鼓絕技。
一個相當有個性也富有音樂才華的十歲女孩。
一個從模特兒身分卻變成模特兒助理、公關的日本女孩。
一個80歲還不肯從郵局退休,彈得一手好月琴的老阿公。
一個熱情工作的酒促業務員,卻也讓人意外擁有彈貝斯的能力。
一個霹靂小組幹員,確歷經工作失意、老婆離去而回鄉擔任交通警察的熱血原住民。
一個看似平凡不過卻也是整部片關鍵轉戾點的飯店清潔員。
好多看似不同的角色,好多看似不相干的人物,最後一點一點搭起一段故事、一段感動。 

 

        「海角七號」中看似沒有太大關聯的兩條主軸,一條是六十年前的愛情故事,一條是現代失意歌手找尋自我,發現愛情的故事,雖然兩個故事都可以彼此自成一局,但加在一起卻讓結局的互相呼應更有不同的韻味。

 

      愛情故事是圍繞在1945日本教師給友子、卻60年後才寄到台灣的情書;與現在的阿嘉與友子間的感情作對照。當初的日本教師因為懦弱,而隻身返回日本,擊碎了友子與他共赴天涯的夢;相對於阿嘉送信給老年友子時,老年友子的背影(導演的表達方式讓人充滿了想像空間),這或許是讓阿嘉在送完信後,勇敢的對友子表達感情的原因吧。其實這部片除了有許多笑點之外,還有許多地方會讓人不斷的回味,能夠與自身的經驗相結合,這才是它成功的地方吧;像看到這裡,會讓我不由得緊緊抓住另一半的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們都不是聖人,都有懦弱、想逃避的時候,希望大家避免讓遺憾成為心中糾纏不去的悔恨。

   

      再例如片中的地方代表,雖然看起來很台、很像黑道,但他卻是深深愛著他生活的土地,當他用髒話堆砌出來的語句去描述他所愛的故鄉的變化,"什麼都要BOT,這麼美麗的海都要BOT......等等"這段話,除了令人發噱以外,他也表達出了他心中的怒吼,什麼利益都被外地人拿去了,留給當地人的是什麼呢?放大到整個國家來講,是不是也是如此呢???。而痞子跟班的那句"春天吶喊帶來的利益就是成堆的垃圾",更是對外地人消費恆春的一大控訴,我相信有去過春吶的應該都有體會,而這也是台灣普遍的情形,不是嗎?還有他對水蛙說:"他希望一把火燒掉恆春,拉年輕人回來重建,讓恆春的年輕人回來當自己的老闆,不要去當別人的夥計。"這句話道盡了台灣一些比較沒落的鄉鎮的心聲,年輕人口都外移到了繁榮的都市,寧願委身當夥計也不要回自己的故鄉。這種委屈我相信在阿嘉繼父聽到大大的歌聲、出電梯後的那句"...誰說我們恆春沒人才"時,也算一吐為快吧。 

  

     還有始終堅持、不放棄表演機會的茂伯,若沒有熱愛音樂的心,能夠從拉自己最熟悉的月琴、到Bass、再到讓大家笑翻了的鈴鼓嗎?同樣的,若沒有這樣的堅持,我們將錯過多少身邊最重要的人和事,會有多少遺憾呢......。還有在樂手的選拔會上,勞馬對因為台北的失意而痛恨音樂的阿嘉說過:"音樂應該是很愉快的事",在歷經中間許多波折、練習時一絲不苟而爆發爭執,直到開唱前聽到日本人的歌聲、看到阿嬤背影的阿嘉終於漸漸的想通了,登台後也能和樂手們玩在一起、沉浸在音樂的歡娛中......

   

      這部片還有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包容":跟阿嘉沒有血緣關係的繼父,看到阿嘉從台北失敗回來還幫他找了郵差的工作;拿喜帖請沒什麼關係、還一直對樂團很不滿的友子參加親戚喜宴的茂伯;發現阿嘉沒把信送出去很生氣的茂伯,但大家還是幫他把信送完;一開始覺得馬拉桑小米酒跟恆春沒什麼關係,但後來有感於他的努力,而訂了60瓶小米酒的地方代表;很討厭馬拉桑過於熱情的櫃檯小姐,卻在賣出去60瓶後替他開心的跑去跟他說、還開車送酒醉的他回家;勞馬喝醉哭著想它的魯凱公主時,包住他親吻他額頭的大大;還有許多許多......

  

      至於水蛙對他老闆娘的愛,還有他的青蛙交配理論,因為我沒有相關的經驗,就不予置評了。至於林曉培片中沒有著墨太多,但她說對她阿嬤做了很不好的事,所以不能去見她,我猜可能是因為她阿嬤被日本人拋棄,而他又不聽阿嬤的勸告,最終也是被拋棄,因而不好意思去見她阿嬤吧。 

  

        另外導演還以『下雨』代表遇到挫折~但雨過天晴後的『彩虹』代表成功果實~真的令人回味無窮

  

      第一次看不容易全部看懂,若有機會再看第2次、第3次,應該會有更多的體會吧。當然這部片還是有些沒交代清楚的地方:如阿嘉跟友子的進展令人覺得很突兀;為什麼阿嘉不管開唱時間快到了,堅持去送那封信。或許是被剪掉了吧,希望以後能出180分鐘的版本,讓我能更清楚了解其中的情節,現在好想買它的電影原聲帶跟DVD喔,不知道出了沒。

   

        我會不會想太多了,親親老婆說我中毒了,看電視時還會突然大聲說馬拉桑”……

 

無意間看到在以下網址看到,若有不妥請告知,會立即刪除(不知是網友有感而發的創作,還是原來劇本就有)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7299309

友子的回信 

 

如果時光荏苒是逝去的浪花 

數十載的等待 

又該換來多少的真心對話 

青春的臉龐早已披上滿頭白髮 

不告而別的心情 

一直是我長久以來的牽掛 

感謝上蒼 

我在有生之年終於還能知道 

你那時的想法 

一切或許早就不需要有任何說法 

一個人的時光 

我一樣一天一天的認真規劃 

遲來的信件依然讓我無言以答 

遲來的告白我依然無法放下 

人生的記憶有時真的不能不去裝傻 

我們都已耗盡所有青春年華 

我們也都各自走過人生 

走過人生中應該走的 

不應該走的擔心害怕 

我的戀人 

請帶著我年少的青春安心去吧 

你的船舶在60年前早已到達 

你的真情在60年後也已表達 

我無言以答 

我早就不再等待回頭的浪花 

雖然 

我偶爾會在雨過天晴的彩虹下 

想著彩虹的那一端 

應該就是海角天涯 

 

 

應該在彩虹下 

想要 

跟我說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stin_hsia 的頭像
    justin_hsia

    ~珊爵歲月~

    justin_h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